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哈佛大学教授:中国企业为何独具优势?国内“练手”是关键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4月2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史兆威题为《熟能生巧:为什么中国制造商具有生产优势》的文章称,拥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来进行“练手”并优化生产,这对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而现在中国生产商也具备了这一大优势。

文章称,几乎每种产品的制造商都仰仗学习——它们越来越擅长生产自己的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

文章称,如果去中国的一个大型组装厂,让其为生产最新的量产的小装置报价,你获得的报价通常低于现在生产这个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工厂认为随着其生产更多产品,成本在这个学习曲线中会下降,因此可以给你一个远期报价,并通过大量生产的收益来弥补成本。工厂将学会如何更快地组装产品、使用相对廉价的代用材料以及重新议定从供应商那里购买零部件的价格。这一切都可以让生产成本下降而利润上升。关键是你购买其产品,所以你在用现金流支持其学习。

文章称,可以通过研究中国的摩托车市场获得一种有趣的认识。重庆的这一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小商店开始生产仿冒本田、雅马哈和铃木等摩托车品牌零部件的“标准”部件。比如一家店生产发动机机体,另一家生产活塞,还有的生产机轴等等。重庆有数百个这样的小零部件生产商。还有一些组装公司应运而生,它们购买这些零部件来生产整辆摩托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公司规模变大,而且做得非常成功。许多组装公司很快开始生产自己的零部件,这样它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

当然,这些摩托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此这些公司面临着很大的价格压力。但是,这些摩托车很便宜,当时其价格或许只有从日本进口摩托车的1/8,所以得到市场广泛欢迎。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农村消费者,很乐于拥有价格低廉的交通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这些生产商可以挣到钱,同时学到如何生产出更好的摩托车。大量的需求推动它们沿学习曲线下行,并使它们不断降低成本。走进其中一家工厂,可以看到它们的流程,听到它们甚至雇用了退休的丰田公司工程师来帮助它们改进生产方法。它们的生产流程得到迅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