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阔步强军新征程 ——火箭军以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提升战略能力纪事 央广网9月26日消息(蔡瑞金 李永飞)铁流滚滚,长剑啸天。仲秋时节,塞北江南导弹演兵场如火如荼。火箭军多支导弹劲旅跨区机动开赴东北密林、南国深山、西北戈壁,在多个“战场”摆兵布阵,锤炼复杂天候条件下实战能力,锻造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杀手锏”部队。 这是火箭军加快提升战略能力的火热练兵景象。 去年9月26日,习主席视察火箭军机关时发出打造世界一流战略军种的伟大号令,殷切嘱托火箭军官兵要“加快提升战略能力”,擘画了新形势下火箭军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 东风万里长,砺剑启新航。一年来,火箭军党委牢记习主席教诲和重托,深入贯彻改革强军战略,拼搏奋进,阔步前行,谱写了加快战略能力建设的崭新篇章。
英媒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官方报纸1月30日说,中国必须加强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以跟上美国和俄罗斯发展核战略的步伐。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根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披露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的一个草案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内阁可能正在寻求发展新的核武库,并且可能会明确表示不排除对重大非核打击进行核报复的可能性。
▲路透社网站报道截图
《解放军报》的评论文章说,美国这一“前所未有”的举动再加上美国和俄罗斯不断提升核武库质量的行为意味着,两国“更加注重突出核力量的威慑与实战运用”了。
这篇评论说:“当今世界形势波诡云谲,为提升我国战略威慑效能,支撑我国大国地位……我们必须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
这篇文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两位研究人员撰写,军事科学院这一顶级研究机构是由中国的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
▲资料图片: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文章称,尽管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讹诈”,但仍有必要作出改变。文章还说,中国将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最终目标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文章指出,俄罗斯和美国都没有放弃核威慑思想,它们都采用了新的高科技武器能力。文章说,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美国要想在未来30年维持核军备及实现其现代化,需耗资逾1.2万亿美元。
文章说,这一开支导致俄罗斯提出相应的军事现代化计划,旨在令其现役陆基核力量中新武器装备的比率在2021年前达到90%。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正在执行一项雄心勃勃的军事现代化计划,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研发先进的可携带核武器的导弹。中国在1964年就进行了第一次核武器试验。
▲资料图片:2017年7月30日,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的核导弹方队。
特朗普总统对其前任奥巴马提出的核现代化计划的强烈支持,导致一些前美国政府高官、议员和军控专家警告说,美国有可能挑起一场新的军备竞赛。
美国1月19日发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把优先考虑重点转移到国防部长马蒂斯所谓的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大国竞争”上,并将这一点作为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
▲2018年1月1日早晨,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升旗仪式。(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