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美国历史上有哪些“第三党派”?他们都取得过哪些成果?

由于美国大选当中的选举人制度采用“赢者通吃”的规则,导致历史上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的小党,都很难掀起太大的波澜。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在各州举行的大选投票当中,获得普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能拿到该州所有选举人票(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除外,但这两个州非关键摇摆州,对大选结果影响很小)。

因此对任何第三党来讲,不要说赢得整个大选所需的选举人票数了,就是拿到某一个州的过半票数,进而赢得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都非常困难。

图片美国大选的选举人制度

不过历史上也有极少数取得了一定影响力的第三党,他们虽然从来没有赢得过大选,但是也曾经对当年的大选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里面最为有名的就是当年脱离共和党组建“进步党”的西奥多·罗斯福。

1912年,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至1909年担任美国总统)与时任总统塔夫脱(1909年至1913年担任美国总统)之间的矛盾愈发不可弥合。罗斯福在任期内推行“公平政策”,强调反垄断、劳工权益和自然资源保护。

而大法官出身的塔夫脱虽然在执政大方向上继承了罗斯福的政策,并曾深得罗斯福赏识。但是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上面,特别是在政府扮演的角色上面,与罗斯福有着本质的差异。

罗斯福在某些程度上与今天的特朗普有一些类似,即并不严格遵循法律的条条框框,而是认为“凡不属法律禁止之事总统都能做得”。任期内手段强硬,多次通过行政权力直接推动改革,不惜挑战既得利益集团。

与之对应的是大法官出身的塔夫脱则严格遵循法律,认为“行政首脑只能做他根据宪法的特定权限允许他来做的事情”。具体做法上面,塔夫脱更倾向于通过司法程序逐步解决问题,而非运用行政权力直接干预。

图片西奥多·罗斯福与塔夫脱

这些差异导致两人在反垄断问题上面彻底闹掰了。

1911年,塔夫脱政府依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起诉美国钢铁公司,认为其通过并购形成垄断。这一做法等于是直接打了罗斯福的脸,因为罗斯福在1907年曾亲自批准该公司收购蒂斯公司。

小伙伴们要问了,为什么同样反垄断的罗斯福要批准并购呢?

原来罗斯福并非反对所有垄断,而是主张区分“坏托拉斯”(如标准石油、北方证券)与“好托拉斯”(如卡内基钢铁公司)。他认为某些垄断若能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就应该被接受。

这一立场遭到了严格遵循法律规则的塔夫脱的严重挑战。

1912年,罗斯福再次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且在初选中击败了塔夫脱。然而,塔夫脱凭借党内保守派的支持,利用共和党高层的“暗箱操作”,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名为候选人。

愤怒无比的罗斯福宣布退出共和党成立“进步党”。最终的大选结果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罗斯福领导的“第三党”进步党击败了塔夫脱领导的共和党,获得了88张选举人票,而共和党当年仅仅赢得了8张选举人票。

但最终获胜的却是民主党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虽然他仅仅获得了不到42%的普选支持率,但是却最终赢得435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当年的美国总统。

图片罗斯福与塔夫脱的分裂成就了伍德罗·威尔逊

但是罗斯福的进步党已经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第三党了,他与塔夫脱的决裂直接导致共和党当年大选的惨败。

其他在历史上留下过痕迹的第三党候选人,还包括1968年的乔治·华莱士,他在当年的大选中赢得了46张选举人票。以及在1992年赢得了18.9%普选票的罗斯·佩罗(但他没有赢得任何一张选举人票),等等。

剩下的第三党候选人都没有掀起过太大的波澜,连媒体的报道都很难找到。

马斯克今天成立“美国党”,有些类似于历史上的西奥多·罗斯福与塔夫脱的决裂——虽然马斯克并未当选过美国总统,他也不具备竞选总统的资格。

但是马斯克的确在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证明了他的确有能力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果。

马斯克拥有巨大的财富、极具魅力的人格、大量的支持者,以及十分善于制造舆论热点的能力,这些都是能够深刻影响美国大选的优点。

因此有理由相信,一旦马斯克下定决心成立第三党,他很有可能将会比历史上的那些并不成功的第三党,更加深刻的影响美国的两党局势,甚至有可能超过当年西奥多·罗斯福的成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击展开完整回答
赞同 320
评论 73
收藏 90
分享 71
头像
刘昭廷
2025-07-06

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第三党派,其实就是现在执政的美国共和党,因为原有的第二大党辉格党自己崩了。

图片

至于说目前美国的第三大党,是自由意志党,自由意志党成立于1971年,现拥有超过五十万注册选民以及超过600名各级公职人员。该党派虽然每次大选都无法撬动哪怕一票选举人票,但是早在1980年就在全美五十个州都取得有大选参选资格。

实际上,选举资格,恰恰是制约美国第三党崛起的关键因素。

在政治学上,有个概念叫Duverger's law,即杜瓦杰定律——简单的多数选举制度会产生两党制;而比例代表制则有利于产生多党制。

美国的总统大选也好,还是议员选举、州长选举也罢,都是在选区内采取的简单多数选举制,这就天然地对第三党的崛起产生了极大的制约。

比如美国总统大选,实际上是各州内部PK的选举人团制度,即在本州内赢者通吃,获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从游戏规则上看,相当于全美50个州各自独立选出自己的“总统票”,再将各州的结果进行累加,先超过270票的就是联邦总统。

而州长和议员选举就简单一些,只需要在自己选区内获得第一即可。

所以,在美国历史上,没有第三党参选人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即使是当年强如罗斯佩罗那样的强势第三方参选人,支持率一度超过两成,甚至成为第一位站上全美总统大选辩论舞台的第三方候选人,并最终获得了全美19%的普选票——超过1900万选票,但是就是因为赢家通吃的多数选举制度,他未能获得哪怕一票选举人票。

图片

1992年大选失败后罗斯佩罗心有不甘,于是在1995年成立了著名的美国改革党,其声势与风头一度超过了原有的老牌第三党自由意志党。

而随后在1998年,罗斯佩罗的改革党就取得了新的突破,其提名的文图拉在州长选举中获胜。

图片

实际上,特朗普最初参选总统,也是受到他第三党的朋友影响与启发——前明尼苏达州州长杰西文图拉,他当年作为改革党候选人,利用明州老百姓不满现状的现实,以主打变革的“要么选我,要么继续忍受现状”的口号,一举拿下了37%的选票,击败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成功登顶州长大位。

除了改革党外,原有的老牌第三党自由意志党也曾在地方选举中有所斩获,比如2016年该党提名的总统大选参选人加里约翰逊,就曾经是新墨西哥州州长。

从这个角度看,凭借明星效应与深耕基层,第三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斩获。

但是对于第三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竞选成果,避免因为短期明星效应导致的人亡政息。

众所周知,美国的两大党都属于柔性政党,没有自己的刚性党纲,其代表大会与党纲都是为了选举而服务的,政党的核心目标就是赢得各级选举。为了赢,党派除了提名本党派的各级候选人外,还会组建支持候选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这又与美国的选举制度息息相关了。如美国《联邦选举竞选法》规定,竞选人不得接受外国人、和政府有契约关系的人、国家银行、公司、工会、以第三者名义进行的捐赠。但是想要赢得选举,跑基层、搞集会、打广告,这都需要钱啊。

罗斯佩罗当年喊,我用自己的钱参与竞选,特朗普当年也喊,他用自己的钱入局参选。但是自己的钱终究是有限的,还是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行。

那么一个人给他支持的某参选人的政治捐款的上限是多少呢?答案是2600美元。

2600元,日常生活可能能花上一段时间,但是在选举游戏中,就是杯水车薪。对于候选人来说,真正的大头,还得是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获得的大企业赞助。前面说的不能以个人名义接受的国家银行、公司、工会、以第三者名义进行的捐赠,可以作为专款专用经费,捐助给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只需要在网上公示信息即可。

正是这个制度,让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面对其他党派先天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给大党的捐款可以直接用于打广告、搞集会以及跑行程等事宜,而给小党,就算组建了政治行动委员会,捐助的经费也得先用于取得基层选民签名等其他事宜。

当然,对于第三党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破局的机会,历史上有两次成功的案例。

众所周知,美国民主党代表自由派的移民文化,而美国共和党代表保守派的本土文化。但是实际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并不是美国最早的两个党。

实际上,美国的两党制经历了四个阶段:

最开始第一阶段是立国伊始的亚当斯的联邦党与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

但在1812年联邦党解散后,民主共和党也在1825年一分为二变成了民主党和辉格党,辉格党就是共和党的前身。这是两党格局的第二阶段。

辉格党从1833-1856年一直活跃于美国政治舞台,在辉格党存在的26年里,它曾四次将本党成员送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威廉·亨利·哈里森(1841年)、约翰·泰勒(1841-1845年)、扎卡里·泰勒(1849-1850年)和米勒德·菲尔莫尔(1850-1853)。

但是,辉格党内部最终因对奴隶制度扩展至新领土的问题产生分歧而瓦解,这一争议在党内造成了深刻的裂痕。最终,包括林肯在内的一大批辉格党精英出走,组建了全新的共和党体系。

随后,伴随着林肯和共和党在南北战争中击败了民主党人的邦联军,共和党开启了自己长期执政的辉煌时代。美国的两党格局也正式由民主党——辉格党演变为共和党——民主党格局。这是第三次形成的两党格局。

至于最后一次,就比较隐蔽了,表面上看,民主党和共和党名字没有变,但是在战后经历了民权运动、越战等一系列事情后,两党基本盘多次出现迁移与重组。最终,在2020年代形成了全新的格局——以woke主义为代表的民主党与MAGA主义为代表的共和党。

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巴马与特朗普分别利用自己的崛起,改变了两党原有的政治生态与理念。

表面上看,还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但是你也可以看做是某种意义上的两个新政党——woke党和MAGA党。

现阶段,马斯克既反对民主党的woke主义,又因为大而美法案与共和党的MAGA主义决裂,那么他在无法对两党中的任何一个实现鸠占鹊巢时,又不想直接继承自由意志党的衣钵,成立第三党美国党就是实现其抱负的唯一途径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击展开完整回答
赞同 19
评论 3
收藏 6
分享 3
头像
闻号说经济
2025-07-06投资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师

马斯克正在玩非常危险的政治游戏,在其缺乏天然盟友和政治伙伴的情况下,强行成立目标是打破美国历史百年平衡的政党,确实不是一种特别明智的选择,不过其也会全球媒体贡献了持续的谈资!

虽然在历史上,“美国党”不是第一个成立的第三方政党,从19世纪到现在,至少有11个政党成立过,但都被归入了历史的尘埃,比较有名的如:19世纪的自由土壤党、人民党;20世纪的美共(最近刚恢复)和美国独立党、以及21世纪的自由意志党!

在美国历史上,第三方政党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美国 “胜者全得” 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和单一选区制,使第三方难以获得议席(如总统选举需赢得州多数票才能获得选举人票)。其次是两党享受巨额政治献金和主流媒体关注,第三方难以获得资源支持(马斯克可能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优势)。

我们来分析下这些政党:

一、19 世纪:早期第三方政党

1. 自由土壤党(Free Soil Party,1848-1854)

核心主张:反对奴隶制向西部新领土扩张,主张 “自由土壤、自由劳动、自由人”,认为新州应禁止奴隶制,以保护白人自耕农的经济机会。

影响:吸引了部分反对奴隶制的民主党和辉格党成员,1848 年总统选举中获得 10% 选票,间接推动了奴隶制问题成为全国性政治议题,为后来共和党成立奠定基础。

2. 绿背党(Greenback Party,1874-1889)

核心主张:支持发行不与黄金挂钩的纸币(绿背美元),以缓解农民债务压力,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调控货币供应。

影响:1878 年国会选举中获得 14 个席位,反映了内战后农民对金融政策的不满,但随着货币问题缓解逐渐衰落。

图片

二、过渡时代(19 世纪末 - 20 世纪初):社会改革导向的政党

1. 人民党(Populist Party,1891-1908)

核心主张:代表农民和工人利益,主张铁路国有化、累进所得税、白银自由铸造(扩大货币供应)、直接选举参议员等。

影响:1892 年总统选举获得 8.5% 选票,1896 年与民主党合并支持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其部分主张(如累进税、直接选举)后来被主流政党吸收。

2. 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1912)

别称:“公鹿党”(Bull Moose Party),由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因不满共和党提名塔夫脱而创立。

核心主张:推行社会改革,包括女性选举权、最低工资、反托拉斯、环境保护等,主张 “新国家主义”,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监管。

影响:1912 年总统选举获得 27% 选票,分流共和党选票,帮助民主党威尔逊当选,其进步主义理念深刻影响 20 世纪美国政策。

图片

三、20 世纪:意识形态与单一议题政党

1. 美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USA,1919 - 至今)

核心主张:推行社会主义制度,支持工人阶级利益、反种族歧视、和平外交等,早期在工会和民权运动中活跃。

影响:冷战时期因麦卡锡主义受压制,如今影响力有限,但仍是美国左翼政治的象征之一。

2. 州权民主党(Dixiecrat Party,1948)

核心主张:反对民主党杜鲁门政府的民权政策,主张维护南方种族隔离制度,以 “州权” 名义抵制联邦政府干预。

影响:1948 年总统选举获得 4 个州选票,反映南方民主党人对民权改革的抵制,加速南方白人转向共和党。

3. 美国独立党(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1967 - 至今)

核心主张:早期支持种族隔离和保守主义,1968 年提名乔治・华莱士参选总统,主张 “law and order”(强化治安)、反对民权运动。

影响:1968 年获得 13.5% 选票,推动保守主义在南方崛起,后来逐渐边缘化。

图片

四、20 世纪后期:单一议题与中间派政党

1. 改革党(Reform Party,1995 - 至今)

核心主张:反对两党垄断,主张政治改革(如公共竞选资金、比例代表制)、财政保守、政府精简,早期吸引中间派和民粹主义选民。

影响:反映选民对两党腐败的不满,但因内部分裂和资金问题逐渐衰落。

2. 绿党(Green Party,1984 - 至今)

核心主张:以环保、社会正义、非暴力、直接民主为核心,反对全球化、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全民医保。

影响:推动环保议题进入主流政治,如今在地方选举中仍有一定影响力(如纽约市议会席位)。

图片

五、21 世纪:新兴政党与民粹主义浪潮

1. 茶党(Tea Party,2009-2015)

核心主张:财政保守主义、反对奥巴马医改和政府救助计划,推动共和党向更保守方向倾斜。

影响:2010 年中期选举帮助共和党夺回众议院,催生了如兰德・保罗等保守派议员,但 2015 年后因特朗普崛起而被吸纳。

2. 自由意志党(Libertarian Party,1971 - 至今)

核心主张:极端自由主义,支持最小政府、自由市场、个人自由(如大麻合法化、废除征兵制)、孤立主义外交。

影响:吸引对两党都不满的年轻选民和自由派,是美国第三大党(按注册选民数),但从未突破总统选举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