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3日报道称,据六位卖家、物流供应商和顾问透露,美国大型零售商亚马逊和沃尔玛的部分第三方卖家,正把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囤积在加拿大的仓库,静待中美关税风波平息。
这么做,多少有赌的成分:他们押注白宫最终会取消对中国高达145%的关税。在此之前,拥有免税仓库、税收减免和退税政策的加拿大,成为了“曲线救国”的选项之一。
一些知情人士还称,亚马逊和沃尔玛自有品牌产品的几家制造商与经销商,以及迪士尼等公司的供应商,也在采用同一策略。
一家同时在亚马逊和沃尔玛平台销售的大型第三方商家的高管说,“如果我们相信美国政府……这是个很大的‘假设’,这将是最糟糕的情况。所以我们准备等待这一切结束。”

《2024亚马逊卖家状况报告》截图Jungle Scout
据《金融时报》报道,亚马逊和沃尔玛既直接销售商品,也为第三方零售商提供平台。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第三方卖家,沃尔玛的这一比例要低得多。其中,许多卖家要么从中国进货,要么本身就是中国卖家。
眼下,卖家和供应商正纠结于如何处理已经在运输途中的订单,以及如何为圣诞节前的销售旺季做好准备。报道称,面对美国强加的对华高额关税,零售商们一直在寻找降低关税的途径。
一些零售商继续与供应商和品牌合作,将热门商品的生产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关税负担较低的国家。
但是,转移产能的作用仍然有限。许多制造商警告称,尽管在近些年美国几任政府的胁迫下,转移产能的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启动,但这一进程仍需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另一种选择,则是使用美国的保税仓库。在那里,库存可以免税存储长达五年。但此类仓库目前已经供不应求。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在加拿大仓储。据英媒介绍,加拿大允许仓库运营商在所谓的对外贸易区(包括保税仓库)申请关税豁免。如果卖家在四年内将货物出口,还可以申请加拿大关税的减免或退还。
曾任亚马逊供应商经理的供应商顾问卡拉·巴布(Kara Babb)补充说,如果美国最终调低对华关税,在加拿大仓储货物还可以帮助零售商避免支付高昂的运费。
这条“缓兵之计”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卖家青睐。美国物流集团Flexport的数据显示,上周发现从中国运往加拿大的货物数量增长了50%,这是货物开始转向加拿大的初步迹象。
这么做的话,卖家每个集装箱的成本将增加500至600美元。Flexport的海运总监内森·斯特朗(Nathan Strang)提醒称,如果美国最终没有取消对华关税,这场“押注”可能会让卖家不仅要缴纳关税,还多了一笔额外成本。

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不过,专注美加物流仓储业务的BorderWorx Logistics首席执行官迪恩·伍德(Dean Wood)表示,一些零售商愿意承担这笔额外成本,因为这仍比支付目前美国的关税税率要便宜得多。
“这确实对现金流构成挑战,”他补充说,“但对那些试图对冲风险的企业而言,这种策略依然极具价值。”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乱拳,正重创亚马逊、沃尔玛等依赖于中国进口产品的美国零售业,关税政策已然成为本已严峻经济形势下的新威胁。
当地时间4月10日,谈到大部分货源都来自中国时,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在美媒采访中发出警告,称美国对华征收高额关税或导致第三方卖家将成本“完全”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他表示,已初步观察到部分买家出现囤货行为。
美国《财富》杂志更担心称,受关税冲击,亚马逊上那些依赖中国货源的美国卖家或大量倒闭。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以及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巨头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齐聚白宫,与特朗普会面,讨论美国关税政策对其以进口为主的商业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会后,三家公司发布了措辞几乎一致的声明,声称与总统进行了“富有成效、建设性的会谈”。特朗普也在随后的声明中称,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但并未透露具体的会谈内容和结果。
美国《巴伦周刊》22日指出,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巨头的股票,已经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受害者”。还有美媒认为,包括零售业在内的市场巨震,正迫使特朗普政府对涉华关税释放“降温”信号。
据“美国在线”(AOL)报道,美国财长部长贝森特22日在一场闭门会议上向投资者承认,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同时,特朗普被爆计划向印度施压,要求其为亚马逊和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巨头提供电商市场的全面准入,作为美印贸易协议的一部分。此后,美国大型零售商和电商公司的股票均出现反弹。
截至美东时间22日下午,亚马逊股价上涨约3.3%,沃尔玛股价上涨近2%,家得宝股价上涨约1.3%。
但美媒指出,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朝令夕改,让市场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正如我们在过去一个月所看到的,市场可以在一夕之间就因为一条头条新闻而反转。”AOL称,短期内,上述三只股票都可能因糟糕的关税新闻或美国消费疲软而遭受更多损失。
相关新闻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特朗普借关税政策大搞政治投机,却将自身拖入深渊,焦虑与担忧在美国国内不断蔓延。
“要是中国赢得贸易战会怎样?”美国《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罗杰·卡玛(Rogé Karma)4月20日以此为题发表了一篇长文,直指特朗普政府把所有事都搞砸了,错误地认为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上风,但实际上是美国更依赖中国,而不是相反,更别说中国已为此准备多年,打造了一系列经济反制武器。
卡玛坦言,特朗普正在输掉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很可能最终将被迫让步,而中国将从中获益:特朗普的冒险之举将加强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同时削弱美国的全球地位和经济实力。
“中国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卡玛在文中写道,特朗普政府认为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上风。比如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仅为中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中国“必输”。但这种观点完全错了。
“美国经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是美国的一个巨大弱点,而非优势。”卡玛说,对于许多类别的商品,中国不仅是美国的最大供应国,也是世界的主导供应国,这意味着美国不能简单地从其他国家获取这些商品。
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专门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教授杰森·米勒收集的数据,中国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锂离子电池、空调和炊具;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机、厨房电器和玩具;以及全球约9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精炼稀土,而后者是汽车、手机以及一些关键军事技术的重要原材料。
转向国内生产这些商品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这涉及成立新公司、建设新工厂、从头开始创建供应链,以及培训大量工人。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确信关税将长期存在。相比之下,中国仅在少量进口商品上高度依赖美国,其中大多数商品,如大豆和高粱,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
中国企业确实会因失去美国市场而受到伤害,但这是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

特朗普与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的合影 社交媒体
卡玛认为,中国可以将部分出口商品转向欧洲和东亚国家,这些国家的民众同样需要手机、玩具和烤面包机。中国也可以向本国公民发放补贴,刺激更多国内消费需求,并向本国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它们维持运营。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主席、经济学家亚当·波森(Adam S. Posen)称之为“升级主导”(escalation dominance)的不对称优势,即“一方有能力以一种让对手不利或代价高昂的方式升级冲突,而对手却无法以同样的方式反击”。
波森早前就曾发文指出,特朗普自以为是一场相当于越南战争的经济战争的“升级主导者”,但实际上中国才是真正的主导者。美国在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之前就展开贸易战,几乎注定失败,且代价惨重。他说:“华盛顿,而不是北京,正在把所有赌注押在一手必输的牌上。”
“中国的优势得益于多年的精心准备。”卡玛写道,多位中国观察人士告诉他,特朗普在第一总统任期内挑起的贸易摩擦,让中方意识到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经济对抗。此后,中国在能源、农业和半导体生产等行业大力投资,以减少对美国进口的依赖,同时采取协调一致的策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寻找新的非美国出口市场。
不仅如此,中方还打造了一系列“进攻性经济武器”。比如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对杜邦和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并停止与美国顶级飞机制造商波音的所有业务。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可能完全禁止某些知名美国公司,如苹果和特斯拉,在中国开展业务,甚至动用抛售美债这一“核选项”。
“中国已经为这场战斗做好了准备,” 牛津大学专注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公共政策教授谭叶凌(音译)说,“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为与美国的一场持久的经济冲突做准备。”
“美国本来还有些胜算,但特朗普事事反着来”
在卡玛看来,特朗普并非没有胜算,如果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对的话。但问题是,特朗普政府搞砸了所有事。
比如盟友堪称美国的“秘密武器”。文章认为,如果美国与欧洲、北美和东亚的传统盟友联手,集体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同时深化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那么这个联盟可以对中国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将自身的痛苦降到最低。
但这需要大量的规划和准备工作。美国及其盟友必须展开大规模的协调一致的经济动员,迅速发展新产业,建立一个由大批训练有素的官员组成的全球供应链监测系统,按照循序渐进的时间表逐步实施贸易限制,以便让企业和投资者有时间进行调整,并明确愿意结束贸易战的条件。
显然,特朗普几乎每件事都反着来。他没有花数年甚至数月时间投资美国产业,而是试图取消拜登政府时期在半导体和清洁能源制造领域的重大投资。特朗普政府没有循序渐进地实施关税措施,而是在几周内将关税提高到了145%。特朗普政府没有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指导,而是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改变立场。而且特朗普没有建立一个联盟,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一直在威胁、与盟友争吵并对他们征收关税。
即使美国突然想通了,试图建立一个“反华联盟”,也很可能为时已晚。哪个国家会为了一个不仅对其态度恶劣,还反复证明无法信守任何协议的“盟友”而自愿承受经济风险?
“特朗普最终可能被迫让步,中国将获益颇丰”
在国内,特朗普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
卡玛说,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相对较低,所以没有导致物价大幅上涨。但这一次,物价飞涨的冲击将无法忽视。选民们一直将通货膨胀列为2024年大选最重要的问题。当一位承诺降低物价的政治家却导致物价上涨时,选民们会作何反应呢?
根据最近的几项民意调查,大多数选民在特朗普的关税生效之前就已经对其表示不满。更糟糕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商的反制以及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经济增长放缓。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可能会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局面:物价飞涨和失业率上升的可怕组合。
即使是特朗普,可能也没有足够的固执来在如此严重的经济困境中坚持下去。他已经打破了贸易战的基本原则——永远不要告诉对手你的底线在哪里。随着美国金融市场陷入动荡,特朗普已推迟了大部分“对等关税”。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标普500指数市值变化 路透社制图
“中方非常善于等待,”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王丹(音译)说,“他们也许不能永远坚持下去,但肯定能坚持得比一个美国选举周期更长。”
卡玛总结道,特朗普很可能最终将被迫让步,这可能表现为达成一项协议,中国同意做出一些基本上只是象征性的让步,让特朗普能够保住面子。但中国可能不会这么轻易地给特朗普一个轻松的台阶下。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美国将给自己造成相当大的经济痛苦,却得不到多少回报。
“然而,中国将获益颇丰。”卡玛注意到,近期西班牙宣布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欧盟最近同意重启谈判,以解决关于中国电动车进口的贸易争端,并将于7月派团访华;韩国和日本最近透露,他们将重启与中国的长期停滞的自贸协定谈判;越南本周与中国签署了数十项新的经济协议。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听起来有点像他经常批评的‘灾难性’的美国军事冒险。只是这一次,他是领导冲锋的那个人。”卡玛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