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美国能源部估算 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10年、3000亿美元投入


美国能源部就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作出估算(资料图)

财联社4月20日电,美国能源部估算,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10年、3000亿美元投入,而现有库存仅能维持军工生产18个月。

即便启动深海采矿(如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计划),从勘探到量产也需至少5年,且面临国际法与环保争议。

延伸阅读

美媒承认:稀土资源是中国的"绝对优势" 美国只能干瞪眼

近日,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内的媒体与智库,对中国前不久宣布的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会给美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其中,CNN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拥有绝对优势的一个领域。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则认为美国没有任何办法应对,只能干瞪眼。

CNN在报道中称,中方的这一举动可谓是对美国使出的一个“绝招”,因为被管制的稀土资源不仅与美国从F-35战斗机到攻击核潜艇的武器制造密切相关,而且全世界超9成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国进行。

“数十年来,美国和其他国家都依赖中国供应这些加工后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产量占全世界的61%,但在加工阶段中国的产量占到了世界的92%”,CNN引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称。

一位美国稀土企业的老板对CNN表示,对于更难获得,且更难加工的重稀土资源,中国的产能占比更高。

“(所以)与关税不同,特朗普政府在此事上没有什么反击的余地”,CNN写道,“中国拥有一张很强力的牌可打”。


图为CNN报道截图

CNN在报道中提到美方已经出台发展稀土全产业链的政策,并且在扶持一些企业,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这家美国知名智库,却直接泼了一盆冷水,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即便自己开发稀土,也难以替代中国。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对该报告的介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得出这一观点的原因是,一方面美国目前并没有任何能分离重稀土的产线,另一方面建立这样的产能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和持续大量的投资,而且即便美国能建好这样的产线,也根本不足够实现稀土的自给自足,产能远比不上中国。


美媒报道称美国难以实现稀土的自给自足

“发展(稀土)开采和加工产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这意味着美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将处在不利地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写道。

而即便特朗普政府目前还在打格陵兰岛以及乌克兰稀土资源的主意,但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以及先前其他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两个地方资源的商业价值和开采难度,本身还问题重重呢。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